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论坛中作了题为《把握发展趋势 加快转型升级 以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他围绕电子商务和零售业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发展方向路径、工业大数据本质以及智能时代下人工智能发展等五个方面,分享了传统制造业在当前形势下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权威观点。他指出,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竞争格局、需求结构、技术体系等重大变革,制造企业应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把握变革本质,利用已有基础和比较优势,根据需求变化,提供成本低、质量高的产品和优质服务,在变革中求得升级和发展。他希望,产、学、研、用各方能把握发展机遇,以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为核心,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活力、发展动力和合作潜力,积极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标准化工作,真正将标准转化形成生产力,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电子标准院院长赵波致辞中表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展,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新理念和新思维。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乃至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分享经济,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扩散应用的具体体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本届论坛,旨在聚焦产业发展方向,解读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新业态下的发展需求,运用“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创新思维,制定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标准,真正发挥出标准引领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龚怀进在讲话中指出,江苏省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他强调,在政策引导推动下,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江苏省工业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4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关键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全覆盖。江苏省经信委积极与专业机构、国际组织合作,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大力度鼓励和引导江苏优质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信息技术热点领域重点标准的研制和应用,从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副主任王莉在讲话中指出,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创新和规范市场的重要作用,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形成了信息标准化协调规定体制,并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云计算等领域开展标准试点。她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要突出重点,推动重点领域的基础关键标准研制;要加强行业与地方的沟通,推进标准融合发展;要加强与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推动国内自主研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在讲话中回顾了2016年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介绍了下阶段工作思路。他强调,下一步要重点开展“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工作,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进一步优化行业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修订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李冠宇在讲话中指出,面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进入由大变强、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重点做好软件领域标准研制和应用工作;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服务重点标准研制和推广;加快大数据领域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结合我国软件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