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心     成为行家
返回顶部
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助推国产材料产业化
2017年11月3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以下简称“首批次机制”)宣贯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
Mon Nov 13 10:04:43 CST 2017 新材料产业

  2017年11月3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以下简称“首批次机制”)宣贯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综合处处长常国武、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经信委”)科技标准处处长仝海威为会议致辞,北京市经信委科技标准处林泽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解读。


  常国武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国产材料的现状是“有才不好用,好材不敢用”,而如何抢占材料制高点,这一问题值得深思。首批次机制由工信部、财政部和中国保监会3部门联合制定,旨在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新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瓶颈,激活和释放下游行业对新材料产品的有效需求。仝海威在致辞中表示,北京的超导材料、人工晶体等新材料产业颇具优势,在北京市正在倾力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结构的当下,新材料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必将对北京高精尖产业起到重大支撑作用。


  北京市经信委林泽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报销补偿机制进行了政策解读。他首先介绍了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长期以来,由于新材料生产与应用相互脱节,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政策较少,导致新材料产品推广应用困难,严重影响了新材料成果转化应用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材料进入市场初期需要经过长期的应用考核,产品应用、测试、评价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时间成本较高,用户使用新材料也存在较大风险。建立首批次机制对新材料应用示范的风险控制和分担做出制度性安排,这一政策的实施,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与“首台套”政策相互衔接,促进新材料产用结合。


  林泽对首批次机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即试点需要满足《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并分析了保险补偿政策的主要特点,即一是保险补偿对象不设行政门槛,只要符合相关要求均可申请保费补贴;二是新材料保险由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示范条款,保险公司参照执行;三是责任限额可根据采购合同金额以及产品可能造成的责任损失额来确定,最高可达合同金额的5倍(最高不超过5亿元)。此外,他对首批次新材料进行了说明。首批次新材料是用户在首年度内购买使用《目录》内的同品种、同技术规格参数的新材料产品,即需要同时符合2个条件,一是属于《目录》内,同品种、同技术规格参数的新材料产品,二是用户在首年度内购买使用的新材料产品。


  林泽重点介绍了保险补偿政策的试点范围:一是在品种、规格、性能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二是以完成产业化开发建设,尚处于市场验证或初期应用阶段;三是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应用风险较高,示范意义较大。2017年版《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包括10个领域129项新材料产品。10个领域分别涉及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稀有金属和溅射靶材、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前沿新材料。


  首批次机制的实施,力求降低下游用户对新材料初次使用的风险。近日,《新材料产业》杂志与多家企业进行沟通,初步了解企业对该政策的落实情况,被访材料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关注到了该政策的实施。目前,产品在目录中的多家在京材料企业已经与人保公司进行了洽谈。其中,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儒表示,新研发的材料在首次投入使用后发生风险在所难免,而首批次机制的实施,不仅解除了材料下游用户的后顾之忧,而且一旦发生问题,参保的材料企业可申请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补贴额度为投保年度保费的80%,这也会大大减轻材料企业的负担。张伟儒介绍,他们正在积极研究首批次机制的相关政策,尽可能在这一政策实施首年参加投保。但也有企业持观望态度,对政策下一步实施和操作存在顾虑,对一些材料产品用户来说,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仍然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宣贯会上获悉,2017年度首批次机制的参保时间截至2017年11月30日。有意向参保的新材料企业可以密切关注今年的参保时间结点。材料企业对该政策感兴趣,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觉得不错,请点赞↓↓↓



Mon Nov 13 10:04:43 CST 2017 新材料产业
塑问
粤ICP备1407425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70012
广州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广州快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品
suwenteam@iplas.com.cn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8号越秀金融大厦第六层09-16单元
快塑网logo 安全联盟
微信二维码
在这里有前沿的知识、专业的专家
实力的企业。和他们一起关注产业动态。分享您
的经验、见解、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