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心     成为行家
返回顶部
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逻辑
新材料,最有料!最有料在产业研究报告来了,赶紧私聊小编抢购吧~
Fri Jul 20 00:00:00 CST 2018 化工最有料


半导体是一类材料的总称,集成电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路的大型集合,芯片是由不同种类型的集成电路或者单一类型集成电路形成的产品。举个栗子,拿大家好理解的日常用品来做比较,半导体各种做纸的纤维,集成电路是一摞子纸,芯片就是一本书。 





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


半导体产业于1950s起源于美国,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主要经历了两次:


1)1970s,家电市场兴起,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赶超,其家电产业与半导体产业良性互动,并孵化了索尼、东芝等厂商;


2)1990s,PC 兴起,存储技术换代以及日本金融危机影响,产业开始转向韩国,孕育出三星、海力士等厂商;而晶圆代工环节则转向台湾,台积电、联电等厂商崛起。

进入2010s,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爆发,随之带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成长。人口红利促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需求转移或将带动制造转移。



▲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


▲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与转移的驱动力



韩国和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均从代工开始,代工选择的主要因素便是人力成本,当时韩国和台湾的人力成本相比于日本低很多,产业链下游便开始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台湾,而我国由于人力成本的优势,在21世纪初,集成电路下游已经向国内转移,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当年韩国、台湾的发展初期阶段。

国内半导体的看点在于:

1) 进口替代。

当前国内每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市场需求超过100亿美元,进口额超过90亿美元。随着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大陆的半导体生产线建设密集开工和投产,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每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美元。


2) 产业安全。

由于关键设备和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一旦海外供应链出现问题,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将无法运行。举个例子,目前大陆的12寸硅片百分百依赖进口,一旦无法从海外进口12寸硅片,国内的12寸芯片制造工厂在用完库存硅片之后将被迫停产。


3) 较高的投资价值。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处于产业链的上游,龙头企业拥有较好的盈利水平,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4)收购与整合。

国内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产业链,通过整合与并购可以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全球龙头公司的发展历程也说明,兼并重组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必要手段。




半导体核心产业链和支撑产业链


1.核心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由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构成。



▲半导体产业链结构图



目前有两种模式,第一种IDM。一手包括所有设计制造流程,厂商拥有自己的晶圆厂,能够一手包办IC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甚至延伸到了下游电子终端。

比如英特尔,国内IDM厂商主要有:士兰微、扬杰科技、苏州固锝、上海贝岭、华润微电子等。



第二种IP+Fabless+Foundry+PackageTesting。

IP(知识产权)的供应商处于半导体产业的最上游, 目前,全球各大IP供应商主要靠授权费和版税来挣钱,设计公司一般会先购买IP技术授权费,在芯片设计完成并销售后,再按照芯片销售的平均价格向IP供应商支付一定比例的版税。

比如高通,它会将自己设计好的芯片交由其他晶圆厂(如台积电、三星)代工,再转交封测厂进行封装与测试。



2. 支撑产业链:提供上游半导体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和软件服务等。


半导体支撑产业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以及半导体软件服务。


▌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由于半导体加工工序多,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例如光刻机、刻蚀机、化学气相沉积等设备。


▌半导体材料:

芯片主材料是晶圆,而晶圆是由单晶硅柱经过切片->倒角->研磨->腐蚀->清洗->抛光->湿法刻蚀->退火等过程最终制备而出。在晶圆加工环节还需要:电子溅射靶、光阻材料、掩膜版材料、超净高纯试剂、电子特种气体、CMP抛光液和CMP抛光垫等半导体材料化学品,此外还需要光刻胶、特种气体、刻蚀液、清洗液等众多的材料。


▌半导体软件服务:

半导体软件主要应用在IC设计流程中,设计完产品规格后,要硬体描述语言(HDL--常使用的有Verilog、VHDL等)将电路描写出来,然后将合成完的程式码再放入EDA tool,进行电路布局与绕线。


素材来源:投资学、最有料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原价值499

《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

限时特惠价

只要

99元

99元

99元

赶紧添加最小料微信前来抢购吧!

搜索微信号:zyl-online

或者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报告样式及目录如下

(可点击图片,看清晰内容)

……




有料研报推荐

2017全球碳纤维产业研究报告

2017中国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

2017全球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2017中国改性塑料产业研究报告

2017年全球 OLED 产业研究报告

2017中国新材料企业上市情况分析报告

中国材料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版)

2018年LED产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铝塑膜产业研究报告

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聚碳酸酯产业研究报告

2018~2020年 全球汽车轻量化材料产业研究报告

Fri Jul 20 00:00:00 CST 2018 化工最有料
塑问
粤ICP备1407425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70012
广州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广州快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品
suwenteam@iplas.com.cn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8号越秀金融大厦第六层09-16单元
快塑网logo 安全联盟
微信二维码
在这里有前沿的知识、专业的专家
实力的企业。和他们一起关注产业动态。分享您
的经验、见解、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