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 鹏
编辑 | 夏天宇
作为全国领军的螺杆生产商,华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地培育公司的企业文化,并通过优秀员工的示范效应,使企业文化走出文件,走出看板,真正的走到每位员工的心中。
无论是华为的“狼性文化”还是阿里的“拥抱文化”,公司发展越发成熟,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尤其是在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当中,企业文化更担负着培养认同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作用。在对华业员工的采访中,通过三名员工的成长历程,也让我们对其公司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庄洁——“90后”厂长的蜕变之路
华业七分厂厂长庄洁先生
庄洁刚毕业的时候,是2015年,彼时的他,还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现在,他已经是七分厂的厂长了。在华业,只要你有能力,有想法,就没有什么不可能。谈到自己的“进阶之路”庄洁表示:“只要你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公司自然会给你机会。”
通过引进麦肯锡公司量身打造的人才管理体系,华业的人才政策变得更加灵活,开放。相较于其他的老牌企业而言,在这里,不论资历,不论背景,只要你有能力,任何的“不可能”都将成为可能。而在成长过程中庄洁也谈到了自己面临的“困扰”,“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一年以来最大的感触。对于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拖到最后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虽然在经验方面还有些许不足之处,但庄洁始终以“不断学习”作为自己的前进准则。“一步一个脚印,问题才会彻底解决,不然只解决了表面问题,会留下很麻烦的后遗症。”
程斌——“这是可以奉献青春的地方”
华业供应链总监程斌先生
满打满算,今年是程斌在这里的第22个年头。二十多年来,他见证了华业从一家螺杆小型工厂成长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大企业,也见证了自己从一个操作工人到供应链的总监的青春之路。“这里是可以奉献自己青春的地方!”程斌动容的说道。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份不平凡的贡献。二十年来程斌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原则。上市改革以来,华业对供应链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革,通过引进自动化系统,实时追踪交易流程,确保供应商、公司、客户三者之间产品顺利流通。“我们这个部门就类似于一个管家的角色,从货到款,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而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诸多岗位轮换,程斌也比其他人更加了解工厂的运作流程,管理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很多。
“百年企业”是程斌对于未来的期待,也是公司所有人对于未来许下的承诺。
张磊——在落差中寻找平衡点
华业工程部副经理张磊先生
“刚进来的时候发现和学校里学的东西挺不一样的。”这是张磊刚进公司时最深的感触。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下子变成从头学起的“小白”,张磊从车间开始了自己的“后大学时代”。
“态度决定一切”他一直相信这句话。从车间开始,从跟着老师傅学习开始,张磊不断在理想与自身实力的落差中寻找平衡点,提升实力。“沉下心来去工作,去学习”是他不断提及的话语,也是他一路以来的真实写照。
华为的任正非曾有言:“到一线去感受最猛烈的炮火。”对于张磊和他的团队来说亦是如此。通过让技术部门与客户直接进行沟通,让客户的期望最大化的实现,也是华业对于“超越客户期望”最好的诠释。对于一群工科男来说,这也着实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以前大家的沟通都很少,也不怎么去沟通,现在让我在客户面前做个演示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张磊自豪说道;自己现在的沟通能力已经和销售部门不相上下了。而这也得益于华业对员工的全方位培养。
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理想与实力的平衡点,也才能有的放矢,不断突破自我。华业在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精细化管理、人文关怀及员工成长性相互配合,也奠定了华业在中国制造业的一席之地!
免费注册,免费加入会员
专注打造塑料行业精准数据库
为企业提供PC+移动+活动的综合服务平台
SL168电话:0574-86680230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