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金属聚乙烯 (mPE)是目前茂金属催化剂应用最大的方向,也是茂金属烯烃聚合物的开发热点和发展最快的品种。
薄膜是茂金属聚乙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用茂金属聚乙烯生产的薄膜具有的优点:
(1)韧性好,拉伸强度 、抗冲击性能及耐穿刺性较好 ;
(2)光学性能好,制备透光率高 ;
(3)气味少;
(4)初始热封温度低,热黏结强度高 ,适用高速包装线。
国内茂金属聚乙烯薄膜的开发和生产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国外公司的差距还很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茂金属 聚乙烯薄膜鱼眼、雾度、透光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并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技术不足 ,为下一步茂金属聚乙烯薄膜专用料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料 (mPE一1),国内生产;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料 (mPE一2),进口催化剂国内生产 ;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料(mPE一3),国外工业级产品;熔融指数为3.5g/10min,密度为0.918cm/g。
ME—V3流延机,OCS公司;3343型单纤维强度测试仪,Instron公司;5226型雾度仪,意大利Ceast公司。
拉伸性能按ASTM D882—1986测定 ;透光率 、 雾度 按GB/T2410—2008测定 ;鱼眼按 照 GB/T 15182—94测 定 。
鱼眼是聚乙烯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由于分子链在高温、微量氧和机械运动等作用下产生长支链支化或分子链之间发生交联,从而在聚乙烯树脂的薄膜中出现0.5m~20m 的微观凝胶,这些微观凝胶在树脂的加工温度下不熔化 ,在成品膜中以不透明的晶点存在。
按照鱼眼测试方法 ,裁剪19.0cm×20.0cm 尺寸的试样,共取4片 ,观察大于或等于0.8mm的鱼眼,记为0.8mm;小于0.8mm,大于或等于0.4mm的鱼眼 ,记为 0.4mm;分别累计测量过的4片薄膜试样中的0.4mm和 0.8mm的鱼眼总数即为薄膜的鱼眼数 。不同mPE鱼眼测 试结果如表1所示 。
茂金属聚乙烯(roPE)鱼眼的形态基本相同,主要成分均为 PE,并有多个无机物的核无规则的分散在里面 。从表1可发现 ,roPE一3鱼眼总数明显低于mPE一1和 mPE一2,说明 mPE一1和 mPE一2 分子量分布不均 ,存在高分子量mPE。高分子量roPE可以在聚合 、造粒或流延膜 过程中产生 。
聚合过程中,活性中心分布不匀或局部活性过高都可能产生高分子量产物;而在造粒或流延膜过程中由于热氧化 等原因 ,可能发生交联从而形成高分子量 roPE。
雾度和透光率是条件试验参数,对于科研开发、生产加 工、质量检验以及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 ,透光率与雾度之间成反比关系,即透光率高的材料,其雾度低;反之亦然。影响雾度和透光率测定的因素很 多,涉及样品制备、试样表面状态等。三种roPE薄膜在同等条件进行雾度和透光率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
从表2可发现,mPE一3的雾度明显高于 InPE一1 和 roPE一2,这可能是由于roPE一3是工业级产品,在造粒过程中添加其他添加剂以改善相应性能 ,从而造成雾度偏大的原因。mPE一1的雾度略高于mPE一2,透光性略差。 由于影响雾度的因素很多 ,并且雾度在实际应用中以共混体系为主,因为单组分体系薄膜的雾度在其薄膜厚度变薄时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三种茂金属聚乙烯薄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如表3所示 。从 表3可发现 ,roPE—l薄膜屈服强度明显大于roPE一2和 mPE一3,说明mPE—1支化度低,结晶度高,相对晶片厚度大 ;但其断裂强度略低于roPE一2,说明其高分 子组分含量低 。同样由于mPE一1支化度低 ,分子链容易 折叠生成较厚的晶片,当受力拉伸时,折叠的分子链伸直后分子链间滑移要大于roPE一2,因此其断裂伸长率高于mPE一2。roPE一2和 roPE一3也产生同样的分析结果 。
分子结构的差异造成mPE一1、mPE一2、rnPE一3 结晶性能的差异 ,最终影响其制品的性能 。与roPE一2及 roPE一3相比,roPE一1制备的薄膜在刚度和挺度之间具有更好的平衡性 。
(1)mPE一1的鱼眼数量明显多于后两种薄膜 ,这主要是由于催化剂局部活性过高造成 。
(2)mPE一3的雾度较高 ,透光性较差,这是由于mPE一3属于工业级产品 ,在造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或是降低 某种性能而额外添加助剂造成 。
(3)mPE一1的薄膜屈服强度 、断裂伸长率较高,这是由于分子结构的差异造成的 ;mPE一1薄膜在刚度及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平衡性。
来源: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7年第 46卷第 4期
转发自:聚烯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