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新材料领域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
技术交流、产业合作、成果转化、企业宣传
求职、实习、涨知识
如果一不小心让手机跌落并且磨花了屏幕,我们通常只有2个选择,要么拿去换屏,要么干脆换一部新机。
近期,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群化学家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选择,他们发明了一种能够自我修复划痕的手机屏幕材料。
这是一种具有延展性并能导电的透明聚合物材料,可实现电子设备和机器人的自我修复,特别适用于手机屏幕和手机电池。该研究成果将在近期举办的第253届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展出。
自我修复材料是一种在物体开裂或受损时能自动进行修复的新型材料,人类皮肤就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自我修复材料可应用于手机和电池上,让摔裂的手机屏修复如新,或让摔断的电池恢复供电功能。
新的自我修复材料由一种极性可延展的聚合物——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聚合物以及离子盐组成,它有一种特殊的粘合力,这种粘合力又被称作离子偶极相互作用,是存在于带电离子和极性分子之间的一种力。这就意味着,当这种材料破裂或者出现划痕时,材料中的带电离子和极性分子通过所谓的离子偶极作用就会相互吸引,从而达到修复屏幕的目的。
据悉,这是科学家们首次研制出能够导电的自修复材料。该种材料可以拉伸到正常尺寸的50倍,其断为两半后,能在24小时之内实现完全自动对接。
某些LG品牌手机比如G Flex已经在后盖上使用了一种类似的材料,因此那些手机的后盖也能自修复划痕。但是那些材料不能导电,不能被用来生产手机屏幕。大多数手机屏幕下方都有一个电极网络,当你触碰屏幕时,你的手指就可以与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从而达到操作手机的目的。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高湿度环境等恶劣条件下对此材料进行测试。此前的自修复聚合物在高湿度环境下表现不佳,因为材料进水后,会改变机械性能。他们正在对聚合物进行微调,以使其更接近实际应用。
研究员们表示,这种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手机屏幕将在3年内进入市场,被用于生产手机屏幕和电池。
(综合中新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