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较长,分为上、中、下三篇分述,此为中篇。
中篇:义无反顾的踏上不归路
上篇(详情)讲了坚瑞消防的第一次转型的前因后果,从上市单一的S型灭火系统到2013年的以消防工程安装为主,同时销售S型和七氟丙烷两种灭火系统(IPO时吹过的牛现在绝口不提了)。顺便提一下,在并购华盛电子的时候,坚瑞消防自己也说了:“公司从事消防工程业务经验欠缺……无论是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还是财务核算方面都尚需加强。公司在消防工程业务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经验方面的缺失给公司带来巨大风险。”(摘自2012年年报)这里埋点伏笔。
一、第一次转型后的痛苦与挣扎
接下来的一个时间段是2013-2015年。
首先是2013年收购了达明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工程施工、消防系统设计及工程施工,思路还是朝着加大消防工程业务发展,同时继续横向并购,丰富产品种类。
2013年7月,完成收购北京福赛尔安全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营业务生产销售火灾报警系统,公告里称“福赛尔承担着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任”,果然不负期望,福赛尔2014-2015收入分别为7841.76万元、5977.5万元,然后2016年将福赛尔33%的股权转让给员工了!转让了……
2013年10月收购吉林省辰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5%的股权,持有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
2013年年底,总经理李炜辞职了……核心团队不断的辞职,这是生变的前兆。
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段坚瑞消防的业绩情况:
你看,净利率都跌到个位数了,跟IPO时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除了营收增长稍微有些亮点,其他的都已经没法看了,当然还有应收账款的高速增长。
再来看看三大业务的发展情况:
看出来了吗?IPO时的核心业务S型气溶胶销售已经逐渐在萎缩,而消防工程安装业务逐渐成为其绝对主营业务。
2014年5月又收购一家主营智能消防工程设计的公司—— 武汉达明科技,等等!开始不是收购了华盛电子吗?干嘛要在一个地方收购两家干消防工程的?
到2014年坚瑞消防已经在全国建立起26个分公司,结合前面自己的风险提示:公司从事消防工程业务经验欠缺,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了:工程管理脱节、工程质量不过关、工程纠纷频繁发生,头很大啊!
2014年5月,财务总监徐凤江被换了。
过完2014年坚瑞消防在消防领域似乎又进入了死胡同,各种自救方式都尝过了,纵向并购、横向并购,但一直逃不脱营收增长乏力、市场开拓困难、经营现金流为负的困境。跨入2015年,坚瑞消防又想转型了,消防业务不好干啊!于是整个2015年不断的停牌又复牌,把韭菜们折磨得欲仙欲死:
2015年3月16日公告说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拟认购威特龙消防新股,威特龙当时刚刚挂牌新三板,一停就是一个月,4月16日复牌,说搞不成了,并且承诺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此次收购说明坚瑞消防还是想在消防领域搏一把,没想到因为价格问题没有谈拢。
刚过两个月就打脸了,2015月6月23日又公告停牌,这一次是想收购泛华保险5.5%的股份,7月3日才复牌。这是要转型保险业啊!公告是这么说的:通过消防业务和保险业务的相互合作,改善公司的盈利模式和生态环境,使公司由消防产品供应商向消防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升级。
不得不说,郭总的经营思路真是画风清奇、出类拔萃。
7月8日停牌,说计划定增5亿用于收购泛华保险5.5%的股份,7月14日复牌说定增失败了。
8月11日停牌,还是收购泛华保险5.5%的事,一直停到9月11日复牌,说收购泛华保险的事情谈黄了。然后又承诺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在经历由消防器材转型到消防工程业务,坚瑞沃能的基本面丝毫没有改变,在经历了3年的痛苦挣扎后,坚瑞消防决定又要转型了,同时也间接说明了消防业务不好干:
坚瑞消防的业务本身就存在硬伤,不适合上市。因为:我国消防行业的现状仍是“大市场小公司”,市场集中度偏低,消防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销售仍然以价格战为主。对于未上市的公司而言,吃一方资源干一方市场,无需考虑成长性,小日子过得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上市,面临着业绩、股价稳定压力,迟早会倒在市场的无序竞争中,因此可以预见,坚瑞消防如果不转型,势必走向退市。
有数据为证:(1)消防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胜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瑞恒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他们主打产品都是七氟丙烷,同时他们均未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购。(2)干消防工程的就只有一家上市公司002509天广中茂,从事消防产品及消防工程业务将近10年,可是2018年3月8日公告称:整体出售消防业务,人家整体转型做!农!业!去了,具体是卖!蘑!菇!相信天广中茂的小散已经哭晕在电脑面前了。
二、最后一搏
你以为坚瑞沃能2015年折腾了大半年就算完了吗?
2015年坚瑞沃能尝试在消防领域各种延伸,期望能够成为消防领域的领军企业,但都失败了,这并没有阻挡它转型的决心。既然消防业务干不了,要不彻底跨界,干一票大的?
在2015年12月29日,坚瑞沃能又公告停牌,说这一次绝对不忽悠,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而且交易金额可能超过50亿!!这一停就3个月,一直到2016年3月22日才复牌。这次是来真的了,公告称拟以52亿收购沃特玛,彻底的甩开自己的老本行,进军动力电池行业,成为2017年轰动资本市场的热门事件。
2016年7月,沃特玛完成股东的工商变更,10月坚瑞消防证券简称变更为坚瑞沃能,完成了跨界的华丽转身。至于为什么收购沃特玛,官方回复是:“公司所从事的消防产品及消防工程业务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影响,近年来公司产品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亟需开拓新的市场。”
其实沃特玛在被坚瑞消防收购前,有过两任“男朋友”,第一任是长园集团,2014年11月份长园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拉萨市长园盈佳投资有限公司参股沃特玛11.11%的股份,对价1亿元,同时宣布停牌计划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沃特玛剩余的88.89%股份,前后停牌3个多月,最终双方因“估值未能达成一致而终止”(按第一次收购估值差不多10亿),长园集团2015年11月复牌后股价暴跌。第二任是宝塔实业,2015年4月7日当时还叫西北轴承的宝塔实业公告称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沃特玛100%股权,4月16日复牌说“拟收购资产不具备交易重组条件,故放弃本次交易”,但未公布沃特玛估值及收购对价。
沃特玛跟前两任男朋友分手后短短一半年的时间,顺利的被坚瑞沃能收入囊中,估值暴增将5倍,不得不感慨坚瑞沃能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跨界了。
既然下了血本那肯定是有牛叉的业绩拿出来吧,确实是,2016年收购当年,坚瑞沃能的营收从2015年的5.8亿猛增到2016年的38.2亿,其中沃特玛贡献了32亿的营收,净利润也从3700万暴增至4.3亿元,火箭式的增长速度!贵是贵了点,但物有所值啊!为了显示诚意,也有可能是将业绩压力转移,郭总将坚瑞消防的总经理及法人代表全部变更成沃特玛的李瑶,由李瑶全面负责沃特玛的经营决策,前面说了,郭鸿宝只是个消防行业的技术专家。
那么沃特玛真的就这么好吗?沃特玛的前两任收购为何又中止了呢?难道就没有任何风险吗?我们还是从其经营数据找出端倪。
2016年4月,坚瑞消防公告了沃特玛的审计报告,梳理了一下核心财务指标以及和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两个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会发现沃特玛在收购时就存在很多问题:
相比而言,沃特玛的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1、基本面的整体增速不错,盈利能力也与其它两家不相上下,但仔细观察,发现沃特玛的运营建立在高位财务杠杆的基础上,财务费用较高。
2、上游的话语权不强,现金流非常弱,销售收现比还不到国轩高科的一半,同时也导致了其采购付现能力很差,2015年才18%,导致大量的应付账款,为后来的经营埋下了隐患,出现了供应商集体讨债的事件。
3、短期偿债能力很差,而2015年短期借款达6.6亿元,存在无法偿还的风险。
4、出货较慢,其流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不比不知道,一比优劣即见分晓,沃特玛表面的风光其实隐藏较多的隐患。我相信坚瑞沃能在收购前尽职调查的时候不会不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急于转型的坚瑞沃能选择忽视了这些风险。这点对于动力电池行业而言,相信坚瑞沃能入主沃特玛时,是可以预见并接受的,宁德时代在当时的财务杠杆也非常高。但是,坚瑞沃能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风险:那就是由于政策导向的变化,市场对产品需求的结构在悄然发生变化(后有详述)。
后来2016年坚瑞沃能的年报中披露了沃特玛的11条重要风险,跟收购时相比,巨额债务的风险显得越发突出。
有事没事欢迎骚扰~
编 辑:谷园居士
校 对:瓶子
排 版:瓶子
美 工:Ivy
投稿邮箱:zaisheng99@yeah.net
商务合作:010-6050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