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国办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年底中国正式启动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垃圾在内的24种洋垃圾;其次方案中还明确表示到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这让西方不少国家的垃圾回收企业产生了不适应,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垃圾堆积如山的情况……其实“洋垃圾”禁令折射出时代前进的脚步,体现了中国环保意识和发展理念上了新台阶,一些西方国家的相关企业也要适应并作出相应调整。
中国禁止洋垃圾,这些西方国家慌了
1
英 国
根据英国环境部门的数据,英国每年产生的包装塑料垃圾(包括塑料瓶、食品薄膜包装等,不包括非包装材料的塑料)就有220万吨,其中大约50万吨会运往中国。从2012年起,这个人口只有6564万,连中国十分之一都不到的国家,向中国出口了2,700,000吨的废塑料,占英国总塑料出口的2/3。
英国回收协会表示,目前,英国没有能力处理大部分的废料。该组织的行政总裁西蒙·艾林(Simon Ellin)表示,他不知道短期内可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2
美 国
以美国俄勒冈州为例,这个州曾是全美环保领域的领头羊,之前这个州90%的垃圾都会运往中国。而禁令生效以来,当地有600多吨垃圾被堆在停车场上无处可去,当地更是被迫将800吨废品填埋掉。
3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也为中国的新禁令感到束手无策。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就有进口61.9万吨的回收材料,价值5.23亿美元。这些垃圾大多从香港口岸上岸,随后运往中国内地的南方垃圾处理站。人们在深圳电子垃圾海洋里看到的废品,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澳大利亚。
4
新西兰
据新西兰环境部披露的数据,新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的垃圾总价值达到2100万纽币(9000万人民币),总重量达到5万吨。面对无路可去的垃圾,新西兰垃圾回收部门只得另想办法。可是对于国土狭小的新西兰来说,国内的土地难以利用,外界的接盘侠也很不好找。
5
德 国
据报道,德国每年都将成千上万吨垃圾卖给中国,让中方回收利用。德国运往中国的垃圾主要是塑料,每年达80万吨,约占德国塑料垃圾的1/7。除此之外,德国还往中国出口电器垃圾和废纸。但现在中国对外来垃圾说不,这给德国带来巨大问题。
现在该往哪儿运垃圾,这让德国犯难。因为德国的垃圾处理厂处理不了德国人造成的所有垃圾。
“洋垃圾”禁令体现了中国环保意识的提升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可回收材料进口国。不可否认,一些作为原料而进口的废物确有“变废为宝”的价值,一些中国企业也因此创造了利润和就业。但与此同时,受利益驱动,总有“洋垃圾”以各种名义涌入,而且也存在走私现象,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处理“洋垃圾”造成的污染排放严重损害当地生态环境。
中国对“洋垃圾”说不,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欢迎。这说明全社会的共识正在凝聚。“洋垃圾”换来的金银,是透支未来和环境的金银,是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格格不入的金银。
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已步入新阶段。从“蓝天保卫战”到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向而行。
中国对“洋垃圾”说不,让当前固体废物的全球流转模式起了变化。对于某些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一些西方国家明明已具备比发展中国家更有效的处理技术,但因成本等考量依然运往他国,这种思路和做法也应变变。
从全球看,共同保障全球生态安全是世界各国必须担起的责任。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回收能力,联手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才可能让人类生活的环境少一些垃圾山、多一些绿水青山。
完
请按下方的报名方式速与我们联系,再生塑料国外考察之旅我们与您一起同行!
负责人:汪静 13671359868
电话:010-57139818
邮箱:wangjing@crra-icc.org.cn
想了解更多再生行业资讯,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