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菁染料具有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较高、吸收和发射波长相对较长等优点,在荧光分析中备受青睐。但是花菁类染料分子中由于缺少参与体系共轭π键结构的官能团,因此通过染料官能团的修饰来构建检测目标分子的荧光探针通常较为困难。
近日,西北大学的杨小峰、李华课题组合成了半花菁席夫碱类染料分子,这类分子的席夫碱形式(SB)无荧光,而质子化的形式(PSB)具有较强的荧光信号。通过调控这类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的PSB/SB平衡,他们可实现对光学信号的调控。课题组通过分子识别反应调控半花菁的SB形式和PSB形式在水溶液中的平衡,构建了一种专一检测硒醇的新型荧光探针。其具体思路是在半花菁席夫碱的结构中引入强吸电子的2,4-二硝基苯磺酰基,构建了专一检测硒醇的荧光探针MC-Sec。由于吸电子基团2,4-二硝基苯的引入,MC-Sec的pKa值为6.40,在生理pH下,它主要以其无荧光的SB形式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硒代半胱氨酸(Sec)后,Sec与MC-Sec中的2,4-二硝基苯磺酰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释放出pKa值较高的荧光团MCP(pKa = 9.0)。在相同条件下,MCP主要以其PSB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检测体系的吸收波长显著红移,荧光强度显著升高,由此实现了对硒醇的灵敏、选择性检测。
Scheme 1. 基于pKa移动原理测定硒醇的示意图
Figure 1. 探针MC-Sec与Sec反应后的吸收(a)及荧光光谱(b)的变化
MC-Sec对外源和内源硒醇均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成像效果。MC-Sec本身在SMMC-7721细胞中几乎无荧光;当加入外源的Sec后,体系荧光明显增强。他们同时利用Na2SeO3刺激细胞后用MC-Sec染色,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说明该探针可用于内源硒醇的检测。
Figure 2. 探针MC-Sec用于SMMC-7721细胞外源性(a)及内源性(b)硒醇的荧光成像
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旗下的Analytical Chemistry 上1,西北大学2014级的博士生张晟瑞是论文的第一作者。此外,基于该类染料pKa移动的原理,该课题组最近还开发了专一测定邻近巯基蛋白的荧光探针,研究成果也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 上2。
1. 该论文作者为:Shengrui Zhang, Qin Wang, Xiawei Liu, Jianjian Zhang, Xiao-Feng Yang, Zheng Li and Hua Li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Selenol in Living Cells Designed via a pKa Shift Strategy
Anal. Chem., 2018, 90, 4119, DOI: 10.1021/acs.analchem.8b00066
2. 该论文作者为:Shengrui Zhang, Guojun Chen, Yuanyuan Wang, Qin Wang, Yaogang Zhong, Xiao-Feng Yang, Zheng Li and Hua Li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Far-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Imaging of Vicinal Dithiol-Containing Proteins in Living Cells Based on a pKa Shift Mechanism
Anal. Chem., 2018, 90, 2946, DOI: 10.1021/acs.analchem.7b05429
作者简介
李华,西安石油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1979.09 - 1983.07 延安大学化学系 本科
1985.09 - 1988.07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理学硕士
1993.09 - 1996.07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理学博士
1988.07 - 1996.07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6.07 - 1997.12 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 教授、博士后
1996.07 - 2015.04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教授(二级)
1998.01 - 1999.03 美国华盛顿大学过程分析化学中心(CPAC) 访问教授
2000.09 - 2001.07 捷克Masaryk大学分析化学系 客座教授
2001.09 - 2001.12 德国Reutlingen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客座教授
2015.04 - 至今 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二级)
研究领域
生物分析化学与过程分析、含能材料、绿色能源化学与过程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3739
杨小峰,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1992.09 - 1999.07 陕西师范大学 本科、硕士
1999.09 - 2002.07 厦门大学 博士
2002.09 - 2004.07 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04.07 - 至今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10.08 - 2011.08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1)荧光传感与分子识别
2)生物分析化学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3768
本文版权属于X-MOL(x-mol.com),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欢迎读者朋友们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化学 • 材料 领域所有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