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模流分析技术大师赛
即将拉开帷幕
大赛组委会深深地感受到了
各位选手的热情
经过专家评审团的层层筛选
最终共有11强选手入围决赛
下面随小编一起
目睹各位选手的风采吧
马志国
敏实集团 资深分析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产品断面法解决变形问题
演讲内容简介:
在注塑件开发的过程中,产品的变形不但影响外观也会导致装配困难,而解决产品变形会涉及到高分子材料、浇口排布、尺寸、大小、成型工艺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产品变形的权重如何,那么如果知道哪些原因对变形的影响最大,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逐渐采用预变形为主,孤立法寻找变形最大的位置,断面法为辅综合解决产品的变形。
个人简介:
毕业于郑州大学,高分子成型加工与数值模拟专业。拥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了解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开始从事模流分析工作,把模流分析与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成型问题关联起来,从而针对性的解决成型中的缺陷。
贡丹
常州华威模具有限公司 模流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Moldflow 在华威模具中的应用及成功案例
演讲内容简介:
常州华威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注塑模具公司,我们致力于提供可靠且高品质的汽车的注塑模具,帮助客户提高他们产品的竞争力。客户对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保险杠类的熔接线,压力线,气痕,缩痕等缺陷)以及对产品变形尺寸(如含高含量波纤类产品,电镀类产品,格栅类产品)的都有着高的要求,我们提供了客户的高品质产品的同时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演讲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到保险杠的压力线问题、格栅电镀条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案。
个人简介:
毕业于常州信息学院,在常州华威模具公司一直从事模流工作将近12年。在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保险杠,格栅,门板,仪表板等汽车内外饰件。在处理保险杠外观缺陷,电镀条变形,及波纤类塑件变形,气辅,微发泡,双色等产品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类似电镀件及波纤类的产品,我们不仅可以预测产品变形的趋势,而且能够精准判断其变形量。在2016年和新科益翟经理一起攻关大众内外饰重点零件,将模流工艺指导实际生产注塑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曾宇
延锋汽车饰件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模流分析工程师
参赛主题报告:科学建立缺陷识别标准的新思路
演讲内容简介:
我们在评价一个模流分析结果的好坏时,大都只能依靠个人的经验,但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就会导致对同一个分析结果的评价也不一样;当然,也有的公司会建立自己的缺陷识别标准,但在建立标准的时候,往往也只是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而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
本次演讲将通过对筋位困气问题的研究和预测,向大家介绍和推广一种科学地研究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各位以后能将该方法应用到更多的研究项目上去,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升整个大中华地区的模流技术水平!
个人简介:
从2006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模流分析工作,10多年的工作经历,积累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经验!目前,就职于延锋汽车饰件模具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汽车内饰件的模流分析,供应商模流报告审核,以及模流分析标准和缺陷识别标准的建立和维护等!
张亚飞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Moldflow 仿真技术在免喷涂美学塑料上的应用
演讲内容简介: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塑料件美学效果的追求,具有免喷涂、低成本优势的美学塑料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添加金属粉的金属效果免喷涂塑料最受关注。但其中片状金属粉取向形成的流痕、熔接线等缺陷却困扰着整个行业。
本次演讲首先介绍金属效果免喷涂材料流痕的形成机理,然后利用 Moldflow 软件对“Ear Flow”现象进行仿真进而解决流痕问题。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应用 Moldflow 仿真方法解决产品流痕问题。
个人简介:
201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加入锦湖日丽后,主要从事仿真分析,免喷涂塑料成型研究等工作。
冯凯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内外饰CAE分析工程师
参会报告主题:汽车行业注塑件仿真分析标准化的建立
演讲内容简介:
目前汽车内外饰注塑件模流分析应用越来越普及,但分析人员对产品的认识参差不平,无标准化流程体系来规范指导,导致出现很多应用问题
本次演讲介绍了目前长安内外饰的开发流程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供应商与主机厂相互配合交流以解决问题。同时,本次演讲介绍了如何将模流分析的工艺输入到实际试模注塑机中,实现分析与试验的完美衔接;最后,重点接受了如何利用DOE的方法,选择最佳工艺,快速调试出合格的注塑件产品。
个人简介:
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内外饰CAE专业7年,在注塑成型及塑胶模具行业拥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长安内外饰M-D-A联合仿真技术开发践行者,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含纤复合材料的各项异性研究)有丰富的经验。
毛益飞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CAE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Moldflow 在化学发泡注塑的成功应用
演讲内容简介:
传统的产品注塑工艺技术现已相当成熟,尤其是通过 Moldflow 的应用,更是极大地优化了产品以及注塑工艺。然而受产品设计、模具结构等影响,传统注塑工艺在一些问题上还有他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继续优化。而化学发泡注塑工艺的引入,不仅极大地改善产品的收缩和翘曲变形,缩短了成型周期,而且还减轻了重量,大大降低了成本。然而关于 Moldflow 应用到化学发泡的培训和实际案例却很少,缺少可借鉴的经验。
本次演讲介绍了 Moldflow 在化学发泡注塑的仿真分析上的应用,展示了其中的发泡工艺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对比 Moldflow 分析结果和实际产品的差异,希望对从事该领域和对此感兴趣的同仁有所借鉴和帮助。
个人简介:
毕业于江苏大学,曾任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模流分析工程师,CAE仿真工程师。有多年的Moldflow 和FEA仿真的工作经验。现在在曼胡默尔公司产品开发中从事本地和Global项目的模流分析和FEA仿真;熟悉 Moldflow 在化学发泡注塑以及联合仿真上的应用。
王明
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CAE高级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Moldflow 在产品开发阶段的活用
演讲内容简介:
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以“预防为主,事半功倍”的产品战略为导向,制定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经营方针。本次演讲的目的是分享我们理光在导入 Moldflow 软件后,对精益生产准备阶段的改善项目和活用方法,以及数据库管理经验。在投入上面,我们选择了AMA和AMI高低搭配活用的效率化策略;在产出上面,我们主要应用于产品开发先期的以质量预防和成本改善为导向的模型优化和工艺优化。
个人简介:
毕业于陕西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理光担任部品技术工程师,兼任模流解析工程师,主管职称,8年工作经验,主要负责部品开发生命周期的QCD生产准备工作。
杨丹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模流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Moldflow 如何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防微杜渐”
演讲内容简介:
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说明 Moldflow 在新产品设计阶段以及试模后解决问题点中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做成规范文件,以便指导后续的产品设计,让 Moldflow 的作用得到认可和更大程度的发挥。
个人简介:
本人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系,2008年到2012年在东莞康佳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模流分析工作和工艺质量改善工作;2012年至今,在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改善,负责模流分析工作,对汽车内外饰件的前期优化和缺陷改善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马辉杰
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模流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玻纤增强塑胶翘曲的收缩原理
演讲内容简介:
玻纤增强塑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其被发明出来的那一刻,即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此类产品的翘曲问题却总是挥之不去,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最常见问题。很多时候,即便对某一行业产品翘曲控制已然得心应手,但在面对陌生产品时,仍可能捉襟见肘,只能一遍遍的试。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抓住翘曲的核心机理,对翘曲的认识还流于表面。本报告即透过迷雾看本质,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剖析玻纤增强塑胶产品的翘曲机理,提出一套控制翘曲的方法论。
个人简介:
201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12月加入昆山富士康,从事电子连接器塑胶产品风险评估及制程异常改善。现供职于上海德尔福,主要负责塑胶产品的模流分析。
郭帅
长城汽车内外饰研究院 技术专家
参赛报告主题:汽车导流板模流-结构联合仿真及其模具断裂解决方案
演讲内容简介:
在汽车导流板组件的开发中,单件导流板的翘曲与成型工艺、材料、浇口等息息相关,对其翘曲控制尤为艰难,如放在装配组装件中来考量,将有更多的装配缝隙控制方法,如卡扣、螺栓锁紧和金属板校正等,那么如何实现从单件产品的翘曲到装配缝隙的思路转换,需借助模流-结构联合仿真的方法,即采用Autodesk Helius 将 Moldflow 分析的残余应力、熔接线和纤维取向等结果映射至结构分析。同时针对大型模具的变形导致的塑件增厚、毛边,以及模具开裂等问题也需采用模流-结构联合仿真的方式加以解决,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
个人简介:
毕业于河南大学,历任模具设计工程师,主管,产品工程师,外企技术部课长。2015年加入长城汽车内外饰研究院。负责模流分析工作和模流人员培养。
张越
深圳亿和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模流分析主任工程师
参赛报告主题:基于 Moldflow 2018在双色模具成型问题的应用以及精密外观产品变形案例分享
演讲内容简介:
应用Moldflow 2018分析双色成型趋势,并成功预估缩痕披锋风险,同时将11点进胶降低至5点进胶,极大地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通过变形案例分享,认识到成型的边界因子对分析十分关键;借助 Moldflow 工具的分析和仿真验证,可以高效地找到问题解决途径。
个人简介:
毕业于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注塑模具模流分析相关工作。曾任职于MATIC(神基集团),Haier(海尔模具),Midea(美的空调)等多家上市公司,拥有打印机,PC主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家电许多产品的模流分析经验。使用Moldflow 已达10年以上。曾在2014年 Moldflow 大师赛上获得亚军。目前任职香港上市公司亿和EVA控股集团担任模流分析主任工程师。
与大师同行,
参加12月6日的技术论坛来触摸模流前沿,
12月7日观看大师赛比拼,
为您的兄弟姐妹现场打CALL,
感受无与伦比的思维意图,
体验创新视野的突破和升华,
就在12月6-7日,昆山
等你一起——共襄盛举!
更多精彩,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欧特克高峰论坛,查看更多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