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心     成为行家
返回顶部
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存在现实困难 商业化模式亟待探索
当前有很多废旧动力电池并没有进入梯次利用市场,除电池性能不足等原因外,更大的原因在于商业模式的缺位。
Wed Jul 04 00:00:00 CST 2018 再生资源

今年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降低综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梯次利用是废旧动力电池价值得以发挥的有效途径,因为废旧动力电池性能、规格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经过多重检测等工序才能进行梯次利用,这成为困扰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障碍。再加上商业模式、流通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实现梯次利用存在不少困难。


 

短时期内较难形成规模


近几年,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进步迅速,性能还是密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已经“退役”下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多是早期投入市场的电池,这批电池使用寿命短、能量密度低、性能稳定性差,梯次利用价值并不大。另外,不同储能场景对废旧动力电池要求并不完全一样,这就要求这些电池必须进行不同检测、打包重组等。


据了解,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在低速电动车、储能、可再生能源接入、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领域应用,不同应用领域对电池的要求不尽相同。以通信基站备用电池为例,其对电池性能要求不高,不需要大电压和大电流放电,单个通信基站需要的备用电池大约为30kWh。它不需要很强的能量密度,但对电池快速响应性能要求高。


另外,废旧动力电池多以电池包的形式走向市场,而要想真正再次使用,必须要对电池包内单体电池进行逐个检测,确认每个单体电池的状态,并再次打包以满足不同梯次利用的不同需求,这一过程不仅繁琐,还涉及检测技术等诸多方面。


当前,动力电池品种繁多,电池构造复杂且没有固定标准,造成拆解回收工艺复杂,回收成本高,重组技术手段不成熟,加上政策尚不完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很难形成规模。

 

动力电池模组缺乏标准化


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支持中国铁塔公司等企业结合各地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开展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是在国资委、工信部等推动下,由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共同出资设立的大型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编者注)


据报道,中国铁塔基站用电池项目是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做得最好的项目代表之一。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80万座基站,储能电池需求总量约146GWh,存量站更换及新建储电站每年共需要电池约25GWh;60万座削峰填谷站需要电池约44GWh;50万座新能源站需要电池约48GWh,合计需要电池约146GWh。以存量站电池6年的更换周期计算,每年需要电池约22.6GWh;以每年新建基站10万个计算,预计新增电站需要电池约2.4GWh。合计每年共需要电池约25GWh。


中国铁塔基站建设存在巨大的储能需求,从这一点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退役”动力电池约为38.96GWh,仅能满足中国铁塔38%的用量,废旧动力电池尚不能完全满足梯次利用市场需求。某研究机构分析师指出,废旧动力电池对温度适应性更强,更适合基站储能需求,而基站储能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废旧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提供了较好的途径,梯次利用有广阔的市场。


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动力电池模组缺乏标准化,使得梯次利用难度大、成本高。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提升梯次利用率,需要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与动力电池溯源制度,确保废旧动力电池进入到梯次利用企业与资源回收企业;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水平,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降低电池梯次利用的安全风险;推行动力电池模组标准化,实现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将梯次利用环节融入到动力电池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降低梯次利用的难度与成本。

 

激活市场需多方共同参与


事实上,当前有很多废旧动力电池并没有进入梯次利用市场,除电池性能不足等原因外,更大的原因在于商业模式的缺位。由于缺乏商业模式创新,可持续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模式难以启动。有分析人士强调,要想提升梯次利用率,必须找到一种可盈利的商业模式,让参与主体能在市场化运作中生存下去。


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探索已经有了尝试。中国铁塔与16家车企、电池企业签署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各车企、电池企业、储能企业也在不断通过建立联盟、成立合资公司等模式,力争形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闭环体系,提升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率。


如果能规范废旧动力电池管理,梯次利用才能形成规模化发展,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车企和各需求方的共同参与,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以及电池的设计、工艺等方面的支持。某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行业加大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研究电池标准化,并落实可追溯体系,用强管理推进梯次利用率。同时,在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商业模式试点,积累经验之后,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复制。”


业内人士还指出,各企业还需积极创新和探索,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商业模式创新主体跨领域整合资源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中。

 

参考资料:

中国汽车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亟待商业化》

中国储能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共存》

工信部网站:《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延伸阅读

行业 或突破百亿规模: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成下一个蓝海?

行业 设回收押金、建维保网点:深圳探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科普 科普 | 致动力电池回收元年的“小白们”!

行业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爆发,各方“联合作战”是杀手锏?

原创 估值2000亿的超级“独角兽”是如何做锂电池回收的?

有事没事欢迎骚扰~

编    辑:Hot杰

校    对:瓶子

排    版:瓶子

美    工:Ivy

投稿邮箱:595718272@qq.com

商务合作:010-60503584

Wed Jul 04 00:00:00 CST 2018 再生资源
塑问
粤ICP备1407425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70012
广州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广州快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品
suwenteam@iplas.com.cn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8号越秀金融大厦第六层09-16单元
快塑网logo 安全联盟
微信二维码
在这里有前沿的知识、专业的专家
实力的企业。和他们一起关注产业动态。分享您
的经验、见解、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