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心     成为行家
返回顶部
模具厂运作与规划(二)|工程部篇
十数年模具厂管理经验凝练而成
Mon Oct 23 09:28:04 CST 2017 模具圈

感谢各位看官的支持

《模具厂运作与规划》系列第一篇

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所以小M决定趁热打铁

推出本系列的第二篇——工程部篇

请大家继续支持!

工程部篇


工程部--ESI评审,模具设计,TE工程师


主要负责前期ESI评审,模具设计,与客户进行信息沟通,产品检讨,也可以对报价提供技术支持等。对于产品单一周期短的模具,可做标准件,像压块,耐磨片,限位柱,撑头,斜导柱等甚至前后模与行位也可设计成标准零件,大大加快新模具的制造周期。


TE主要负责跟进、主导制定修改模方案,模具设计阶段的结构检讨等相关模具技术问题。


ESI组

ESI要了解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了解外观面与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深入了解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ESI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1).确定产品材质,重量,缩水率,外面纹面求。


2).确定模具类型,进胶方案,流道方式,前后模材质。


3).检差产品拔模角度,给出合适方案。


4).检查产品明显胶位过薄以及模具有薄钢的地方。


5).确定斜顶数量与方向。


6).检查有缩水风险,印痕风险等。


7).做模流分析。


设计组

模具设计,是整个模具制造的源头也是核心,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后续工序成倍付出努力也于事无补,而整套模具的成本,设计方法也是重中之重。


1).确定注塑机型号与吨位,胶位套,定位环,顶出孔大小位置,产品材料及收缩率。


2).分型面尽量简化,不要出现尖角,能倒R尽量倒R,一切依CNC能直接加工为原则,来节省成本。


3).斜顶的设计尽量做到大小一致,磨床和线割可批量加工,加快速度,节省成本。斜顶防呆在手机平板类模具尽量不要采用。


4).周期短的模具,可做标准件,像压块,耐磨片,限位柱,撑头,斜导柱等甚至前后模与行位也可设计成标准零件,大大加快新模具的制造周期。


5).排气与进胶位置很关键,设计时要充分评估。


6).对于不产量的模具,要按模具最低成本原则进行设计。不可盲目增加模具成本。


7).模具较多,交期短的模具条件允许时,可在公司内增加热处理炉,内部一天即可完成热处理,而外协普遍在2-3天时间。


8).模具的集体评审非常重要,每次评审前,列出评审事项与TE,加工,装配,注塑集体评审,优化结构,从后工序客观对模具设计提出建议。


9).UG二次开发,实现自动BOM、孔表、自动标数、快速倒角、快速排气、标准零件库等等。提高设计效率。


10).模胚全加工会导致价格高,交期紧张,可适当采用标准模胚,外协优质加工商加工。可以节省2天的时间已经模胚的成本。


TE组

TE的修改模方案非常关键,有些模具厂的TE专业能力不强,导致修模频繁,除去客户改模,本身修模十次以上的都很常见。一次修模的成本少则千元,多着几千元,而一个模具厂不盈利、交期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修模过多。


1).前期参与设计的评审,及时发现问题点,完善设计。


2).对于披锋、应痕、变形、熔接线等等常见模具问题点分门别类列出详细的应对方案。


3).对于尺寸的修改,要从钢料3D实物开始检测,到产品,到注塑参数,逐步排查原因。


4).TE要总结经验,每一次的修模失败都要检讨原因,杜绝修模方案成实验方案。


5).对于较难修复的模具问题点,可通过同行以及外部资源应对。


6).对加工的模具零件跟进,提供技术支持。


7).对注塑量产的模具,及时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发现生产关于模具的问题点,做好记录,对后续的模具进行检讨。


*本文由模具圈经作者授权发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期预告

模具厂运作与规划(三)|加工科篇

加工科--编程,CNC,EDM,EDW


       主要负责加工生产,工序可以协调互相交叉进行,让加工工段可以保持全面通畅,让阻塞工序及时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可以大大减少各小组之间的来回协调,缩短互相沟通的时间,使模具能及时在加工状态,保证模具质量与交期。



模具圈   一个属于模具人的圈子

小M微信号:xiaomu409

投稿邮箱:ma@oureman.com

QQ交流群:450242030

Mon Oct 23 09:28:04 CST 2017 模具圈
塑问
粤ICP备1407425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70012
广州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广州快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品
suwenteam@iplas.com.cn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8号越秀金融大厦第六层09-16单元
快塑网logo 安全联盟
微信二维码
在这里有前沿的知识、专业的专家
实力的企业。和他们一起关注产业动态。分享您
的经验、见解、知识、技能